打开APP

清华大学/西湖大学合作发表Immunity封面论文,揭示肠道神经-ILC2的双向通讯抑制了抗蠕虫免疫反应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2-02 15:57

该研究揭示了在蠕虫感染过程中,2 型固有淋巴样细胞(ILC2)产生的 IL-13 会使肠道内在神经元(iEN)发生活化,上调 β-CGRP 的表达,从而抑制 ILC2 介导的抗蠕虫免疫反应。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朱可可团队与西湖大学医学院徐和平团队合作,在 Immunity 期刊发表题为: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intrinsic enteric neurons and ILC2s inhibits host defense against helminth infection 的研究论文(该论文被选为当期封面论文),复旦大学为该论文第一单位。

该研究揭示了在蠕虫感染过程中,2 型固有淋巴样细胞(ILC2)产生的 IL-13 会使肠道内在神经元(iEN)发生活化,上调 β-CGRP 的表达,从而抑制 ILC2 介导的抗蠕虫免疫反应。

图片

图片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发现,蠕虫感染激活了一部分肠道内在神经元(iEN)。

对 iEN 进行单细胞核 RNA 测序(snRNA-seq)发现,白细胞介素-13受体阳性(IL-13R+)的内在初级传入神经元(IPAN)的转录谱发生了改变,包括神经肽 β-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上调。

利用遗传小鼠模型和基因工程病毒工具,研究团队证明了 2 型固有淋巴样细胞(ILC2)产生的白细胞介素-13(IL-13)通过 IL-13 受体(IL-13R)激活 iEN,从而促使 iEN 产生β-CGRP,随后抑制 ILC2 的反应和抗蠕虫免疫。

这些结果共同揭示了肠道中的肠道内在神经元(iEN)与 2 型固有淋巴样细胞(ILC2)之间此前未被认识到的双向神经免疫串扰(bi-directional neuroimmune crosstalk),这种交互作用会影响病原体(蠕虫)的清除。

该研究的核心发现:

  • 蠕虫感染会激活一部分肠道内在神经元(iEN);

  • 感染会重新调整 iEN 的转录状态,包括增加 Calcb 的表达;

  • iEN 的响应依赖于 IL-13R 的表达,而 IL-13R 可感知来自 ILC2 的 IL-13;

  • iEN 通过 β-CGRP 负反馈机制抑制 ILC2 反应和蠕虫排出。

图片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助理教授、免疫学研究所研究员朱可可、西湖大学医学院研究员徐和平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西湖大学-复旦大学2020级联合培养博士生王寅生和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2021级博士生张效禹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